□ 杜延軍
仲夏,正是陜南巴山地區(qū)的雨季。當(dāng)然,也有持續(xù)的晴熱天氣,多是綿綿細雨過后的潮濕。在嵐皋縣城的廊橋邊放眼望去,一條名為嵐河的河流悠然地從縣城穿過,仿佛大自然特意為這里鋪下了一條銀色絲帶,將小城分隔成了一河兩岸。
夕陽的余暉灑在嵐河開闊的水面上,波光粼粼,如同無數(shù)顆璀璨的珍珠在跳躍,寧靜而深邃,美得讓人心醉。河面上出現(xiàn)了幾艘小船,其中一艘紅色的游船裝著黃色的遮陽頂特別引人注目,它就像一道移動的彩虹,為這寧靜的畫面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。在嵐河的柔波里,仿佛聽到了歲月的低吟,感受到了歲月的流轉(zhuǎn)與生命的脈動,那是一種深沉而又悠長的聲音,它訴說著這片土地上的變遷與守望。
河的對岸,一排排整齊的房子映入眼簾,它們的顏色各異,就像是童年的糖果屋,每一顆都有它獨特的味道。有幾棟房子的屋頂上還覆蓋著綠色的植被,它們隨風(fēng)輕輕搖曳,仿佛在向過往的行人訴說著生命的故事。遠處層疊起伏的山巒間,蔥蘢的樹木染綠了整片山脈,像是山的守護者,靜靜地守望著這片土地。天空中,云霧繚繞,變幻著各種形狀,時而像綿羊,時而像駿馬,寧靜而祥和。沉浸在這樣的美景中,時間仿佛變得緩慢,眼前河岸上的高層住宅和商業(yè)建筑高低錯落,與這片寧靜的土地完美融合,共同描繪出嵐皋獨有的山水畫卷。
傍晚時分,我與著名作家杜文娟不期而遇,在嵐河岸邊的一家小茶館相聚。杜文娟,一個我深感敬佩的美女作家。近些年她多次獨自進藏采訪,每一次歸來都帶著沉甸甸的稿紙和滿滿的情感。她的作品,每一個字都透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的深入挖掘。而今天,在她家鄉(xiāng)的嵐河畔上,她再次為我打開了那扇通往嵐河深處的心靈之門。
我們面河而坐,與同行的幾位朋友促膝交談,一邊品茗閑聊,一邊聆聽她講述嵐河的歷史變遷,講述那些跟嵐河有關(guān)的故事。我一直認為,她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美女作家,筆下的人物總是被她刻畫得生動有趣或感人至深,讓人敬佩。聆聽她出神入化的故事娓娓道來,她的聲音柔和而富有感染力,每一個故事都猶如一幅生動的畫卷,徐徐展開,讓我仿佛穿越時空,親眼見證和熟悉了故事里的每一個主人公。一樁樁一件件,如嵐河水蜿蜒不息地流淌,一會激動人心,一會又令人肅然起敬。
因為我參與了安康至嵐皋高速公路的建設(shè),當(dāng)我聽到她講述關(guān)于嵐皋這條高速公路建設(shè)的故事時,心中有了些許親切和激動。她回想起以前上學(xué)的時候,從嵐皋到西安要走3天3夜,而現(xiàn)在,一路高速只需要3個小時。正是因為嵐皋有了高速公路,才有了如此方便快捷的出行條件。這條高速公路不僅縮短了地理上的距離,更讓嵐皋與外面的世界緊密相連,為這里的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希望。
從民眾的角度看,這條路不僅僅是交通的改善,更是他們對生活的希望和未來的憧憬。那些建設(shè)者中,他們每一個人在這片土地上長達幾年的堅守和付出,都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(zé)、對社會的負責(zé)、對歷史的負責(zé)。可以想象,當(dāng)他們白發(fā)蒼蒼,再次走在這條路上時,定會潸然淚下,因為這條路,是他們用汗水和智慧鑄就的生命禮贊。
聽著她的故事,我仿佛也融入了嵐皋的每一寸土地,感受到了這里的風(fēng)土人情,感受到了這里的歷史與變遷。她總能從一片樹葉的生命中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從一棵樹、一個人,甚至是一個群體的生存狀態(tài)中領(lǐng)悟到生命的真諦。她將這些感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,使得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生命的力量和情感的溫度。
此時的嵐河,靜謐而神秘,仿佛一位溫婉的女子,在夜的掩護下,輕輕地訴說著她的故事。我們登上一艘游船的二層天臺,觀賞這迷人的嵐河夜景,此刻間,最吸引人的瞬間莫過于那片刻的寧靜與光影的交織。當(dāng)船兒緩緩行駛在河面上,一切喧囂都仿佛被隔絕在外,只留下船槳輕輕劃過水面的聲音和遠處偶爾傳來的蟲鳴聲,形成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。
隨著船兒的行進,我們漸漸遠離了喧囂的岸邊,融入了這片寧靜的夜色之中。嵐河的美景和杜文娟的故事交織在一起,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諦和自然的偉大。我知道,這一刻的美好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,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而嵐河,也將永遠流淌在我的心中,因為我銘記著那河水中流淌著的動人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