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寇小敏
年輕干部是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生力軍,其成長關乎全局、影響長遠。成長之路從無捷徑,根基牢固方能行穩(wěn)致遠。年輕干部要守住初心、錘煉本領、嚴實作風,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韌勁打牢基礎,才能在時代浪潮中扎下深根、向上生長,用青春力量書寫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答卷。
把初心刻在心頭,以理想信念校準“航向標”
初心是年輕干部的精神原點,理想信念是前行路上的“定盤星”。對年輕干部而言,堅定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口號,而是具體的行動指南——它體現(xiàn)在面對群眾期盼時的“馬上就辦”,體現(xiàn)在解決急難愁盼時的“主動向前”,更體現(xiàn)在利益抉擇時的“人民至上”。
現(xiàn)實中,有的年輕干部剛入職時滿懷熱忱,卻在日復一日的瑣碎工作中逐漸消磨初心,把“為民服務”變成“完成任務”;有的面對復雜矛盾時,先想“會不會得罪人”,而非“群眾需不需要”。這些問題的根源,在于理想信念的“總開關”出現(xiàn)松動。反觀那些在基層一線贏得口碑的年輕干部,無一不是把初心融入日常:或是頂著烈日為農(nóng)戶講解補貼政策,或是深夜在社區(qū)調解鄰里糾紛,或是在項目現(xiàn)場跟進進度確保民生工程落地。他們用行動證明,理想信念不是“空中樓閣”,而是在與群眾的每一次互動中、在解決問題的每一個細節(jié)中沉淀的“真信仰”。年輕干部當以“百姓心為心”,常問自己“工作為了誰”“成效看什么”,在服務群眾的實踐中不斷校準方向,讓理想信念成為穿透迷霧的“燈塔”,指引人生航船行穩(wěn)致遠。
把本領練在實處,以擔當作為錘煉“硬肩膀”
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練。年輕干部的成長沒有捷徑,過硬本領唯有在實踐熔爐中反復錘煉,才能從紙上談兵的“新手”蛻變?yōu)楠毊斠幻娴?ldquo;能手”。所謂“擔當作為”,不是逞一時之勇,而是在攻堅克難中學會“解難題”,在應對挑戰(zhàn)中提升“執(zhí)行力”。
當前,改革發(fā)展任務艱巨,鄉(xiāng)村振興、基層治理、項目攻堅等領域矛盾交織,正是年輕干部練本領的主戰(zhàn)場。有的年輕干部面對復雜任務畏難退縮,把“沒經(jīng)驗”當借口,實則是缺乏“啃硬骨頭”的勇氣;有的滿足于“做過了”,卻不求“做好了”,在“差不多”的心態(tài)中錯失成長機遇。而那些快速成長的年輕干部,往往敢于接“燙手山芋”:或是在產(chǎn)業(yè)培育中,從“門外漢”變成“土專家”,帶著群眾闖市場;或是在應急處突中,臨危不亂、沉著應對,在實戰(zhàn)中練就“真功夫”。年輕干部當以“事不避難”的闖勁,把每一項任務都當作“練兵場”,在“做中學、學中做”中積累經(jīng)驗,在“挑重擔、扛硬活”中增長才干,讓“硬肩膀”在實踐中越練越結實,讓“真本領”在實干中越磨越鋒利。
把底線守在日常,以過硬作風筑牢“防火墻”
作風是干部的“立身之本”,底線是不可逾越的“紅線”。年輕干部身處成長關鍵期,作風上的一點松懈、底線的一次失守,都可能成為“千里之堤”的潰穴。所謂“過硬作風”,不是一時的“表態(tài)”,而是融入日常的“自律”,是在每一個“小節(jié)”上的堅守。
從近年來通報的案例看,不少年輕干部的墮落始于“小恩小惠”:一頓飯、一瓶酒、一條煙,看似微不足道,卻在不知不覺中放松了警惕,最終陷入“溫水煮青蛙”的陷阱。這警示我們,作風建設無小事,底線守護在平時。年輕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:權力是人民賦予的“工具”,不是謀取私利的“資本”;工作中的“便利”是履職的條件,不是“開后門”的特權。在日常工作中,當面對“人情請托”時,要敢于說“不”;當遇到“數(shù)據(jù)造假”的誘惑時,要堅持“真”;當處理“微腐敗”苗頭時,要及時“止”。唯有把“嚴”字刻在心頭,讓“廉”字融入言行,在小事小節(jié)上嚴格要求自己,才能筑牢拒腐防變的“防火墻”,讓成長之路行得穩(wěn)、走得遠。
(作者單位:安康市委直屬機關工委)